问题 | 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程序规定 |
释义 | 拆迁程序包括申请、公告、合同签订和实施。申请拆迁需提供相关文件,领取许可证,公告拆迁决定并签订合同,被拆迁人需自行搬迁,如不搬迁可申请强制搬迁。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必须遵照以下程序进行。 1、提出拆迁申请,领取拆迁许可证。 需要拆迁的单位,应当将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方案、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落实证明向房屋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拆迁申请。经审核后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必须向被拆迁人出示房屋拆迁许可证。 2、发布拆迁公告。 拆迁单位领取拆迁许可证后,应及时向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宣告拆迁决定、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有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 3、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就拆迁安置有关事宜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合同。 4、房屋拆迁的实施。被拆迁人应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自行搬迁,拒不搬迁的,拆迁人可以申请强制搬迁。强制搬迁后,拆迁人应向被拆迁人出具搬迁验收单,然后组织对房屋拆除。 拓展延伸 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开透明性要求 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开透明性要求是指在制定和执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以保障被征地拆迁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开透明性要求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在方案制定前,应向被征地拆迁人公开相关政策法规、程序要求和评估报告等信息;二是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被征地拆迁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其公开方案的草案和修订情况;三是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应公开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进度计划等信息,确保被征地拆迁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四是建立监督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纠纷,提高公众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信任度,确保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得到落实。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拆迁程序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申请拆迁并领取许可证;2、发布拆迁公告;3、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4、实施房屋拆迁。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开透明性要求确保被征地拆迁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包括公开政策法规、听取意见、公开方案信息、公开执行情况、建立监督机制等,以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和公正原则的落实。 法律依据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3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