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自诉与刑事诉讼的不同点 |
释义 | 刑事自诉和刑事诉讼的区别:案件来源、犯罪性质、审查程序、诉讼权利、举证责任、刑罚处罚、案件可分性、审理期限等方面存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提供证据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提供证据却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法律分析 刑事自诉和刑事诉讼的区别,主要是有十点不同,分别是案件来源不同,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审查程序不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不同,举证责任不同,刑罚处罚的轻重不同,案件的可分性特点不同,审理期限的要求不同。 刑事自诉和刑事诉讼的区别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拓展延伸 刑事自诉与刑事诉讼:区别与适用场景 刑事自诉与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其区别主要在于起诉主体和适用场景。刑事自诉是指由个人或民事主体主动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行为,而刑事诉讼则是由公诉机关提起的刑事案件审理程序。刑事自诉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如个人受到侵害、民事主体受到犯罪威胁等,而刑事诉讼适用于一般的刑事案件。刑事自诉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保护个人权益的特点,而刑事诉讼则更加公正、客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刑事自诉或刑事诉讼程序,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结语 刑事自诉和刑事诉讼的区别,涉及案件来源、犯罪性质、审查程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举证责任、刑罚处罚、案件可分性特点和审理期限要求等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刑事自诉与刑事诉讼具有不同的法律程序,前者注重个人主动权益保护,后者更加公正客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程序,能够平衡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二节 自诉案件 第二百一十三条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二节 自诉案件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二)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