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诉讼中受害者的法律定义 |
释义 |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地位及自诉案件的范围。被害人是合法权益受侵害者,在自诉案件中享有原告地位。受害人是民事案件中的赔偿权利人。交通肇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但被害人可在不起诉情况下自诉。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法律分析 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被称为被害人。从广义上来说,被害人包括在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从狭义上来说,被害人仅指在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既是当事人之一,也居于原告人地位。 一、受害者与被害者区别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受害者和被害者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内容:被害人是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其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是自诉人,处于诉讼当事人中的原告地位,享有诉讼当事人中原告人的一切诉讼权利。而受害人指的是民事案件中的赔偿权利人。 二、交通肇事罪可以自诉吗? 交通肇事案件不可以自诉,其属于公诉案件。如果经过立案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拓展延伸 被害人和受害人区别 一般来说,被害人指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受害人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被害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广义上的被害人,既包括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案件的被害人。狭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属于当事人之一,居于原告人地位。受害人,是指民事案件中的“赔偿权利人”。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结语 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被称为被害人。被害人包括在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但仅指在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既是当事人之一,也居于原告人地位。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既是当事人之一,也居于原告人地位。交通肇事案件不可以自诉,其属于公诉案件。如果经过立案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