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双方在法院判决书下达后如何和解? |
释义 | 愿意调解可与对方协商,拒绝调解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6条,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调解书等法律文书也需履行,一方拒绝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1、如果愿意和对方调解,可以与他调解。如果拒绝调解,则不会调解; 2、不管是否调解,都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拓展延伸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的争议解决方式和步骤 在法院判决书下达后,当双方存在争议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步骤来解决。首先,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或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如果双方无法就争议达成一致,他们可以选择仲裁或调解机构进行争议解决,以寻求第三方的中立裁决或协助。此外,双方还可以选择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寻求对原判决的审查和裁决。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双方应当遵守相关法律程序,并确保争议解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通过这些方式和步骤,双方可以寻求公正的解决方案,以维护自身权益和法律秩序。 结语 在法律纠纷中,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此外,双方还可以通过和解协议、仲裁或上诉等方式解决争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和合法性。通过这些步骤,当事人可以维护自身权益并维护法律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二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