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保基数与税前工资、税后工资的关系 |
释义 | 社保缴费基数根据职工工资来确定,不同保险险种有不同的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挂钩,一般每年确定一次。企业以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个人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根据不同保险险种而定,我国《社会保险法》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征缴费率。 法律分析 社保基数是税前工资。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均金额来进行计算的。全国的社保缴费基数是不一样的,缴费的基数不同,缴纳的金额也是不同的。职工的养老保险有不同的缴费基数,从60%到300%之间。医疗保险分为三个档,一档是缴费基数是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二档和三档的缴费基数是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失业保险缴费基数是本市最低工资。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三、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结语 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性收入计算的,不同地区的缴费基数和缴纳金额也不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各有不同规定。社保缴费基数是用于计算企业或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根据当地平均工资数据确定,一般每年确定一次。缴费比例根据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而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对各种社会保险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