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采购协议管理暂行办法
释义
    框架招标是一种适合企业集团或政府采购的方式,通过一次组织招标形成采购框架协议,以满足多个实施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分批次采购相同标准的货物或服务的需求。框架协议约定技术标准、规格和要求,不约定数量和总价,实施主体可根据需要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为适应价格波动,框架协议可选择价格联动指数或动态调整中标人数量和单价。
    法律分析
    框架招标,即框架协议招标,框架协议招标主要适合于企业集团或政府采购招标人采用集中一次组织招标,为下属多个实施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因零星、应急或重复需要分批次采购技术标准、规格、和要求相同的货物或同一类型的服务。招标人通过招标,与中标人形成货物或服务同一采购框架协议,协议中一般只约定有效期内采购货物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格和要求及其合同单价,不约定或大致约定采购标的数量和合同总价,各采购实施主体按照采购框架协议分别与一个或几个中标人分批次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协议。
    为了适应有效期内货物和服务产生的价格波动,框架协议中可以选择确定一个价格联动指数,适时调整框架协议确定的货物和服务合同单价,也可以采用定期更新补充框架协议中标人数量及其中标单价的动态调整办法。
    拓展延伸
    采购合同执行监督及争议解决机制
    采购合同执行监督及争议解决机制是为了确保采购合同的有效履行和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而设立的一套机制。该机制包括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评价,以确保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责任。同时,该机制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争议解决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以便当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分歧时,能够及时、公正地解决争议,维护合同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和实施采购合同执行监督及争议解决机制,可以提高采购合同的履行效率,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为采购活动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法律保障。
    结语
    框架招标,为企业集团或政府采购提供了一种集中组织招标的方式,适用于零星、应急或重复需求的分批次采购。通过与中标人签订框架协议,约定技术标准、规格和要求,有效期内按合同单价采购货物和服务。为适应价格波动,可选择价格联动指数或定期更新补充框架协议。采购合同执行监督及争议解决机制保证合同有效履行和争议解决,提高履行效率,减少纠纷发生,为采购活动提供稳定可靠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七十七条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第七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第八十条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7: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