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踪后多长时间可被认定为死亡? |
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申请人有顺序限制,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目的、期限、申请人、公告期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宣告失踪并非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法律分析 一、宣告失踪后多长时间可宣告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二、宣告死亡申请人有顺序吗 宣告死亡申请人有顺序限制,前顺序人不同的,后顺序人不能申请宣告死亡。 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申请人包括: (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必须按此顺序申请,顺序在先的申请人有排他效力,有在先顺序的排除在后顺序,同顺序的权力平等。 三、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区别 (1)设置的目的不同:宣告失踪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失踪人的利益;而宣告死亡则主要是为了保护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2)下落不明的期限不同:宣告死亡的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期限比宣告失踪的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期限要长。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申请宣告其失踪;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的,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且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其利害关系人方可申请其死亡。 (3)申请人不尽相同:宣告失踪的申请人无顺序的限制;宣告死亡的申请人有严格的顺序限制。 (4)公告期不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为3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除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其不可能生存,公告期为3个月以外,公告期为1年。 (5)法律后果不同:自然人被宣告失踪后,其民事主体资格并未丧失,仅发生设置其财产代管人等法律后果;而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其民事主体资格丧失。 此外,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自然人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则应当宣告死亡。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申请人有顺序限制,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必须按此顺序申请。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有一些区别,包括目的、下落不明的期限、申请人和公告期等方面。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利害关系人可以直接申请宣告死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第十七条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