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章程伪造股东签字违法吗 |
释义 | 公司章程伪造股东签字,已经构成了一定的诈骗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伪造股东的签名实施一些诈骗活动的,并且诈骗的数额达到较大的,就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从民事上讲,伪造股东签字,是未经他人同意代理他人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一、签了合同感觉被骗了怎么办 1、赶紧报警,让警察调查,如果涉嫌合同诈骗罪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警察来之后会进行相应的调查,并且及时的保存证据,防止对方跑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要行为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证明等行为的,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2万元以上,诈骗数额两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侦查。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16周岁以上即可构成,并且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就是故意欺骗对方,让对方陷入错误,从而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这种人主要以骗取财物为目的。2、构成民事欺诈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撤销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因此给当事人造成的信赖利益的损失。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这里当事人要注意的是,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为一年,当事人一定要在法定期限内行使。 二、伪造合同公章属什么罪 伪造合同一般不会构成刑事犯罪,除非有以下情形,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伪造的合同加盖了某公司印章,可能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如果该公司根本不存在,利用该合同进行诈骗,并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提供伪造的合同,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可能构成伪证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