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放弃继承遗产还需要承担债务吗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放弃继承遗产,就不需要偿还债务。 继承遗产的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继承人没有偿还的义务。 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遗产,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继承人必须是合法的继承人,否则无法放弃继承遗产; 2、继承人必须是成年人或者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未成年人,不能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3、继承人必须是自愿放弃继承遗产,不能是被强迫或者诱骗放弃继承权; 4、继承人必须在继承开放时间内做出放弃继承权的决定,逾期则不能放弃继承权; 5、继承人在放弃继承权时,应当一并放弃相应的债务,不能只放弃资产而不放弃债务。 承担债务通常指自愿或被迫承担他人的债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承担债务的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财产和财务事务; 2、承担债务的意愿:承担债务是一项自愿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意愿。在签订合同或协议时,承担债务的人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承担的债务种类、数额和期限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自愿承担; 3、债务的合法性:承担的债务必须是合法的,即不能是非法的、违法的或违反社会公德的债务。比如,不能承担罪犯的罚款或违法所得等非法债务; 4、有偿或无偿承担债务:承担债务可以是有偿或无偿的。有偿承担是指承担人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利息,而无偿承担是指承担人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或利息。 综上所述,承担债务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需要承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在承担债务前,认真查阅合同或协议条款,了解债务的性质、范围和期限,确保自己有能力和信心承担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