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鉴定中当事人书面陈述的规定 |
释义 | 提起鉴定的当事人应向医学会提交书面陈述意见,包括身份、争议焦点、事实依据、医疗过失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等内容,该意见是鉴定专家了解当事人意图的重要材料,对鉴定结论具有影响,因此书面陈述意见是一份重要的鉴定文书,应包含医疗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分析,简明扼要,既表达当事人意思又影响专家。 法律分析 书面陈述意见的主要内容 提起鉴定的当事人应当向医学会提交书面陈述意见,该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身份、联系方式等; 2)对医疗事件争议的焦点; 3)争议焦点的事实依据; 4)阐明医疗机构的过失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且该医疗过失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等理由 当事人的书面陈述意见是鉴定专家在鉴定前了解当事人申请鉴定意图的唯一重要书面材料,鉴定专家对医疗事件的初步印象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鉴定结论具有一定的影响,故书面陈述意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鉴定文书。 该书面陈述意见书应当包含医疗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分析,要求抓住主要问题,做专业阐述,行文应简明而扼要,以期既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思,又达到影响专家的效果。 拓展延伸 鉴定程序中当事人书面陈述的法律要求 鉴定程序中,当事人的书面陈述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要求。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当事人在鉴定过程中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供陈述,详细描述与案件相关的事实、证据和观点。这些书面陈述应当准确、清晰,并遵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当事人的书面陈述在鉴定过程中起到了提供证据、陈述观点、表达意见的作用,对于鉴定结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书面陈述,以确保鉴定程序的公正、公正和准确性。 结语 当事人在鉴定程序中提供的书面陈述意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鉴定文书。它应包含身份、联系方式、争议焦点、事实依据和医疗机构过失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的理由。书面陈述意见要简明扼要,既要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思,又要影响专家的初步印象。根据法律要求,当事人应严格遵守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确保鉴定程序的公正、公正和准确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七章 资金保障 第八十二条 基本医疗服务费用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支付。国家依法多渠道筹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公民有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按照规定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单位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