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公安机关滞留调查,算旷工吗 |
释义 | 员工被拘留的期间不算作旷工,而应当依法按照暂停劳动合同来对待。旷工指职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请假或请假未批准的无故缺勤行为。而被拘留不属于无故缺勤,不得算旷工。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八条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可由其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部门赔偿。 我因为网络赌博被公安机关传讯,赌博金额为1000元以下,然后公安机关为我做了笔录我想知道合理吗? 公安机关对于网络赌博的行为人,一般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据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不交,对法人有影响吗? 一、公司行政处罚罚款不交对法人有影响吗1、公司行政处罚罚款不交对法人有影响。如果金额小最后会有强制执行,如果金额大,执行不能有风险会被限高。应及时缴纳罚款,逾期不缴纳的按日计算高额的滞纳金直至交款为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二、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什么1、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2、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3、把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4、行政处罚决定进行备案。 因为在事业单位工作,现在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想知道行政拘留15天会被单位开除吗? 行政拘留一般是不会被单位开除的,但是具体要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确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等。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的一个朋友被行政拘留了。公安机关会通知社区吗? 被行政就留处罚的,应在24小时之内通知家属,下达行政拘留通知书;被拘留人对拘留处罚不服,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第九十八条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对收缴罚款,公安机关交管部门能否保留 法律分析:对于收缴的罚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存留。税、费属于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中公安交警收缴的罚款作为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将自己收缴的罚款留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以及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该内容由 王国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