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第三方抵押担保 |
释义 | 第三方抵押担保是指除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抵押的担保方式。作为担保的抵押物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在抵押物被抵押后,不影响担保人对抵押物的使用权。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可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将抵押物进行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租赁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一方严重违反租赁合同、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合同、因不可抗力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发生了合同约 法律分析 第三方抵押担保是指除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抵押的担保方式。其中,作为担保的抵押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而且在抵押物被抵押后,不影响担保人对抵押物的使用权,但是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可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将抵押物进行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甲跟乙借钱,甲请丙担保,丙拿出一部车担保,丙的这种行为就属于第三方抵押担保。 二、租赁合同的解除条件 租赁合同除了到期自动解除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一方严重违反租赁合同,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目的,另一方解除合同不仅是对违反租赁合同方的惩罚,也是尽量减少损失的一种补救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 (二)一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合同,在允许的合理延长时间内仍未履行合同,造成生效合同因一方的原因无法履行,致一方损失并继续扩大损失。 (三)因发现不可抗力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这种情况是指法律上规定的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且不可抗拒的事件。 (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由于这种情形的产生,导致一方或双方的损失,如不及时解除合同,损失将会继续扩大。 (五)不定期的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可随时解除租赁合同。 (六)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解除合同。 (七)未征得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 1、转租; 2、出借; 3、抵押; 4、拆解; 5、转让。 三、担保方式抵押方式是怎样的 担保方式包括抵押担保;质押担保;或者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方式,例如定金、留置的方式。担保的方式还可以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而抵押的方式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来担保债务的履行。 结语 第三方抵押担保是指除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抵押的担保方式。作为担保的抵押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在抵押物被抵押后,不影响担保人对抵押物的使用权。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可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将抵押物进行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租赁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一方严重违反租赁合同,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目的;一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合同,在允许的合理延长时间内仍未履行合同,造成生效合同因一方的原因无法履行,致一方损失并继续扩大损失;因发现不可抗力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这种情况是指法律上规定的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且不可抗拒的事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由于这种情形的产生,导致一方或双方的损失,如不及时解除合同,损失将会继续扩大;不定期的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可随时解除租赁合同;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解除合同;未征得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实施转租、出借、抵押、拆解、转让等行为之一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担保方式包括抵押担保、质押担保、或者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方式,例如定金、留置的方式。抵押的方式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来担保债务的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七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第二百零三条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由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依照民法典等法律,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