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三险一金”如何缴纳 |
释义 | “五险二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企业为个人缴付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缴纳的部分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各地对“三险一金”的缴费比例和标准有不同的规定。 法律分析 “五险二金”包括5种保险,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另外,“二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五险二金”除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只由企业承担缴纳外,其他均由单位与个人共同缴存。 2014年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职工薪酬分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中,短期薪酬包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明确属于离职后福利。 虽然,职工薪酬准则规定,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但根据《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企业缴纳部分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因此从会计准则角度来分析,“五险二金”均属于职工薪酬,此时,便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险一金”如何缴纳? 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为个人缴付的部分,也就是单位负担部分,根据前面分析属于职工薪酬的,按理来说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政策规定可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扣除,换句话说就是不用缴纳。 而个人缴纳部分,是由个人自行承担的,性质上来说属于个人自己的,缴存时不产生所得也就不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也可以从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这个扣除与单位缴纳部分又不一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进一步明确,企业实际缴付的三险,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缴付部分,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同时还明确,单位和个人缴付部分超过规定的,应将超过部分作为所得与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社保缴费的比例与标准,一般各地相关部门都作了规定。以浙江某地为例,单位缴付的养老保险比例为14%,个人部分为8%,缴付的最高标准为上年全省平均工资的3倍。假如李某月工资收入为20000元,而当地上年省平均年工资为44513元,则最高月缴费标准为11128.25元(44513×3÷12),相应的单位和个人缴费金额分别为1557.96元、890.26元。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与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基本是一致的。 住房公积金 财税﹝2006﹞10号第二条对此作了规定。与上述社保政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工资最高不是以省的标准执行,是以设区城市为标准。二是缴存的工资基数在通常情况下可能超过3倍,但税收最高也只允许扣除3倍。这导致税收政策与三险不一致。 例如,某市按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0380元,经批准最高标准可到5倍,单位和个人按相同比例12%缴纳,每月最高缴存额分别均为2519元,此时就存在调增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某单位经批准按最高5倍的标准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员工张某月工资为25000元,单位与个人分别缴存金额为2519元,而按税法计算缴纳月最高限额为1511.40元(50380×3÷12×12%),单位为个人缴存超过标准的部分为1007.60元(2519-1511.40),应并入当月工资所得缴税。而个人部分扣减的标准只能按1511.40元,并非实际缴存的2519元。 财税﹝2006﹞10号还规定,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取得的退休工资,《个人所得税法》将其作为免税所得。而个人在未达到退休年龄死亡,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因此根据该规定继承人在提取时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在失业时,从社保部分取得的失业金,也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因病住院花费10000元,按照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报销了7000元,个人自行承担3000元,对报销的7000元按规定也是作为免税所得。住房公积金也一样,个人因购房从住房公积金相关部门提取了缴存的账户金额,税法也明确作为免税所得的。 企业年金缴税的处理原则 对于企业年金,适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文件。 相比较于住房公积金。相同点在于年金按规定缴存时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缴费工资不得超过设区城市平均工资的300%。而在缴费比例不一致的情况下,领取时要分情况缴纳个人所得税。 退休时,按月领取的,全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按年或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每月领取额全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的税率。 个人因出境定居或个人死亡后,允许领取人将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余额按12个月分摊,分摊额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部分,由于财税﹝2013﹞103号之前的政策规定,在缴存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相应的在领取时不应该再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个人在领取时,存在已缴个人所得税的部分,也存在没有缴纳的。政策明确按已纳税年金缴费金额占全部缴费金额的百分比,折算出未纳税年金缴费金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拓展延伸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的缴纳对于保障职工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期将社会保险费缴纳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同时,用人单位不得缓缴、减免社会保险费,也不得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 (一)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二)少缴社会保险费或者未按规定申报社会保险费的; (三)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逾期仍不缴纳的; (四)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经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 对于用人单位和职工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同时,用人单位和职工超过规定期限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结语 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二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其中,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企业全部承担,其他保险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薪酬,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则属于个人所得税的范畴,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各地对社保缴费比例和标准有不同的规定,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缴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三章 保险公司 第八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聘用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和合规报告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七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一)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 (二)拒绝或者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 (三)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报送或者保管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有关信息、资料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送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备案的; (三)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