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立案后的下一步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立案后的下个程序应当是侦查。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还可以依法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第一百一十八条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第一百二十五条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第一百二十七条询问被害人,适用本节各条规定。第一百二十八条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 民事诉讼程序,法院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步骤是:1、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2、要有明确的被告,被告要正确;3、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的第二审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2、开庭,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宣判。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一、民事纠纷诉讼流程是怎样的1、产生民事纠纷后,诉讼的流程如下:1、产生民事纠纷后,诉讼的流程如下:(1)、起诉准备,主要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写起诉书;(1)、起诉准备,主要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写起诉书;(2)、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提交准备好的起诉书和证据;(2)、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提交准备好的起诉书和证据;(3)、法院受理案件后,按要求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3)、法院受理案件后,按要求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三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三条二、民事纠纷起诉有什么证据1、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或表示的能够证明案件待征事实的书面材料。如:合同、票据、电报、文凭、书信等,书证应提交原件,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非原件书证,应提供原件线索或印证材料。1、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或表示的能够证明案件待征事实的书面材料。如:合同、票据、电报、文凭、书信等,书证应提交原件,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非原件书证,应提供原件线索或印证材料。2、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证也应提交原物。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2、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证也应提交原物。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3、视听资料。指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从电子计算机中提取的资料。3、视听资料。指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从电子计算机中提取的资料。4、证人证言。指知道案件中有关情况的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情的如实陈述。4、证人证言。指知道案件中有关情况的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情的如实陈述。5、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5、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6、鉴定结论。指人民法院指定鉴定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作出的科学结论。如医学鉴定、文书鉴定等。6、鉴定结论。指人民法院指定鉴定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作出的科学结论。如医学鉴定、文书鉴定等。7、勘验笔录。指勘验人员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物或者物证,进行现场勘查、检验、测量、绘图、拍照,并将情况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而制作的书面材料。7、勘验笔录。指勘验人员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物或者物证,进行现场勘查、检验、测量、绘图、拍照,并将情况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而制作的书面材料。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产生民事争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程序是先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书和相关证据;然后确定法院管辖权;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法院受理后缴纳诉讼费,等待法院开庭。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产生民事争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程序是先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书和相关证据;然后确定法院管辖权;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法院受理后缴纳诉讼费,等待法院开庭。 民事诉讼的程序是如何 民事诉讼程序是当事人先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查并受理后通知被告人,然后法院进行庭前准备,再通知各当事人开庭时间,之后进行开庭审理,由当事人陈述和辩论;最后依法作出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民事诉讼受理后多久立案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受理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该内容由 程振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