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务合同中涉及哪些权利?
释义
    劳务派遣中权利义务如何规定的
    权利义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劳务派遣单位要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一规定也就是再次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除了要有一般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外,还要明确约定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2。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全部义务。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形成本法规定的正式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要承担用人单位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义务在本法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派遣单位承担依法招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费等义务用人单位应依法允许劳动者参加或组织工会等义务,并对派遣单位承担的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费等义务承担连带责任。3。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至少要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本应当是由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可以是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还可以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是双方约定期限。
    民事诉讼涉及人身权利委托鉴定中存在哪些问题
    民事诉讼有关人身权利委托鉴定中存在的问题1、法律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关于此类鉴定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且不利于实践操作。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第二款规定: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在现实情况中,法官和当事人一般不愿意进行重新鉴定,因为重新鉴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鉴定周期较长。在质证或补充质证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由于当事人双方及法官并不具备专业知识,质证过程多是围绕鉴定程序和资质进行,导致对鉴定的质证流于形式。同时关于如何对追究申请鉴定人和鉴定人的违法责任、鉴定过程监督救济等方面的制度法律、法规并未涉及。2、鉴定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鉴定资质。目前,许多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并不是根据自身条件接受鉴定,而是受经济利益影响,在不完全具备鉴定条件的基础上争案源、争收费,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而其所做出的鉴定结论的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准确性等都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同时也滋生了司法腐败问题。二是鉴定标准。由于人身损害的程度的不同,人身权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相关鉴定标准也五花八门。众多的鉴定机构由于其行业或专业的特点,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因此诉讼当事人常常根据各自身利益分别委托不同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多头鉴定的直接后果便是同一案件出现不同的鉴定结论,使办案人员莫衷一是、难以明断,妨害审理的顺利进行。三是虚假鉴定。鉴定人出于某种目的,或者是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故意提供虚假或者部分虚假的鉴定结论。这些虚假的鉴定结论以正常人的知识水平不能辨别,看起来似乎存在一定的道理,迷惑另一方当事人和法官,使案件不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极大的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和司法的公正性。四是鉴定机构自身要求不严。目前,大部分鉴定机构由于严格的监管制度缺失,导致其对自身要求不严,即便是正确的鉴定也出现较多的问题。3、当事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在部分鉴定案件中,当事人故意提供一些虚假材料,或者提供的材料能使鉴定结果不实。 二是当事人不配合问题。 4、在庭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质证。我国民诉法规定:“证据应在法庭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笔者认为鉴定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只是通过庭审质证,并不能完全认定。因为,鉴定结论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证据,一般的质证过程和程序并不能使当事人双方及法官对鉴定内容充分了解。所以应完善对鉴定结论的特殊质证程序,或者邀请具有专业知识人到庭解释,使案件得到公正处理。二是鉴定人出庭问题。目前,鉴定人出庭情况极少,究其原因,是法律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义务规定不明所致。三是认证。法官在案件审理中对鉴定结论有过分依赖之嫌。而且鉴定结论往往不被当事人双方所接受,法官在判决时也容易对鉴定结论直接引用,引发涉诉上访案件的产生。对民事诉讼人身权利委托鉴定存在问题的建议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鉴定的程序性法规。应出台一部完善的法律、法规将民事诉讼中的鉴定程序进一步细化,主要包括委托、实施、出庭、质证、救济、监督、惩罚等措施,尤其是要全面制定对虚假鉴定、不负责任鉴定、提供虚假鉴定材料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上述措施还要做到易操作、便执行。二是统一鉴定标准。首先是要严格确定鉴定资格准入标准。严格准入标准有利于提高司法鉴定水平和增强鉴定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且把这些与其他待遇挂钩激发鉴定人在专业上的进取心。在严格准入标准的同时,还应对司法鉴定人员进行长期的严格的的质量跟踪监督,定期考核、定期培训、定期检查,提高鉴定人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行。其次是完善鉴材标准,鉴材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鉴材的最低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对于检材的质量要求必须有统一的规定,明确法院、申请人、鉴定机构的把关义务。最后是完善司法鉴定的实施标准,这需要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程序规范。2、法官、鉴定人员应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一是在正式审案之前,法官可以授权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调查、查证、鉴定事实,技术人员可以询问当事人及有关的其他人。二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应深入全面调查,从深、从全了解和掌握案情,不能只是等、靠鉴定结论。三是鉴定人员应和当事人接触,听取多方意见,克服怕见当事人当事人的思想,同时还要对鉴定事项做全面调查,不能只就移送的鉴定材料开展鉴定工作。3、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应建立完善的鉴定人出庭制度,如鉴定人出庭费用如何支持,鉴定人拒绝出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鉴定人不能出庭的免责事由等。
    民法典中劳务合同怎么解除
    民法典中劳务合同的解除如下: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务合同,或者在劳务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解约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劳务合同。
    民法典中劳务合同怎么解除
    劳务合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除:一是约定的解除条件成立时可以解除合同关系;二是经合同当事人协商达成解除合同的合意即可解除合同关系;三是遭遇了不可抗拒力的自然灾害而无法履行合同约定时可以解除合同关系。
    民法典中解除劳务合同怎么补偿
    民法典对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补偿没有作出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
    
     该内容由 王玉青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14: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