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如何规定给别人起外号侵犯了哪些权利?
释义
    起外号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给他人起外号是侵犯人格权益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也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分析
    起外号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给他人起外号是侵犯人格权益的行为,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不受侵犯的权利。除前述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还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闷腔斗益。
    【本文关联的相关【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蚂磨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圆链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的人格权保护:对于给别人起外号的规定与权利保障
    民法典中的人格权保护涉及到对个人尊严和自由的保障。在给别人起外号的行为中,需要考虑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给别人起外号可能触犯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尤其当这种行为带有诽谤、侮辱、歧视等恶意成分时。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对于这类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补偿机制,受害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公开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民法典的规定旨在保护个人的人格权利,确保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尊重和保护。
    结语
    给他人起外号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是一种侵犯人格权益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五十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的规定旨在保护个人的人格权利,确保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我们应当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和名誉权,以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