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急池的建设要求 |
释义 | 根据法律规定,应急池建设要求有:1.环境应急事故水池的选址一般应位于全厂地势较低处,靠近厂内污水处理站或总雨水口的末端。2.环境应急事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照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相关章节内容要求建设,有效容积是指污水进水管口至应急事故水池的底板水深。 一、应急预案启动条件问题 应急预案的启动。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包括:人员通告,应急指挥中心的启用,现场通信、联络,场外通信、联络,救援设备和技术支持、公众和媒体信息发布、应急级别的确定等。一旦事故识别并确认,应急预案立即启动。由该级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按事故分类分别启动各级预案,按照对应级别通知地方应急组织机构,以快速启动地方应急预案。应向地方应急组织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现场状况、现场即时处理措施等,并说明需要救援的内容:如政府部门现场紧急协调、公安部门紧急围控(安全警戒)和协助居民疏散、消防紧急布控(消防人员数量、消防车类型、人员救护所需设施等的增援)、医护现场救护、交通管制区域及方位等。 二、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1、接警与初步研判;2、先期处置;3、启动应急预案;4、现场指挥与协调;5、抢险救援;6、扩大应急;7、信息沟通;8、临时恢复;9、应急救援行动结束;10、调查评估。突发事件处置的原则: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属地先期处置;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九条企业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质、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收集、导流、拦截、降污等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