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保工资基数应该怎样计算 |
释义 | 社保工资基数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不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计算。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在同一缴费年度内一年一定,中途不作变更。 一、新入职第一个月社保缴费基数 根据社保相关规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根据本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但是新单位无法统计员工的上年度平均缴费工资,所以会按照入职首月的本人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到第二年再根据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 社保缴费基数每年调整一次,确定之后,一年时间内不会变动。每个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时间不同,大部分是在每年的4月到7月之间调整。一般是在当地公布新的社会平均工资数额后,从调整月开始多退少补。 社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社保缴纳基数一般是指当月的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比如以北京为例,2020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是26541元,下限是3613元。 二、生育保险最新缴费标准是多少 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9%按月缴纳,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最低不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5%,最高不高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三、社保基数调整需要什么资料 准备相应的材料和照片,若是单位统一缴纳,可以递交以为调整社保基数的申请书。但社保基数确定下来以后,一年内一般是不会再变动的。社保基数本身就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的平均工资确定的。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