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写诉讼离婚书
释义
    该材料讲述了离婚诉讼的相关条件和程序。申请人需要符合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夫妻共有财产清单、原告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证明、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等条件。此外,离婚诉讼的两点特别规定,即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到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错误的除外,以及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
    法律分析
    提出离婚诉讼的申请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答案是,申请人必须符合法院受理离婚诉讼的要求。如果申请人不符合这些基本条件,法院将不会接收他们的离婚诉讼申请。
    一、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二、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三、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四、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
    五、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房产、股票、债券等);
    六、原告应呈交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七、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如果原被告本人不能出庭或者认为需要请一个人代为参与诉讼,可以依法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但原被告必须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主体,任何人不可代理。
    对离婚诉讼的两点特别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到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错误的除外。根据相关的规定,现役军人提出离婚,须经团以上__机关批准并出具证明。《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可以提出离婚诉讼。离婚诉讼本站也可代书。若要求不高也可参考以下简要格式。
    简要格式如下,
    离婚诉讼书
    原告:____,女,____年__月__日出生,汉族,工作单位:住址:电话:____
    被告:____,男,____年__月__日出生,汉族,工作单位:住址:电话:____,与原告系夫妻关系
    诉讼请求
    1、请判令原、被告离婚。
    2、婚生儿子____由被告抚养,原告每月支付抚养费到____元。
    3、分割婚后共同财产,双方无共同债务。
    4、诉讼费由被告负担。
    事实与理由
    此致
    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_____
    年月日
    附:1、本诉状副本份;
    2、身份证复印件;
    3、结婚证复印件;
    4、财产及债务清单各一份;
    5、相关证据材料。
    结语
    离婚诉讼的申请人需要符合法院受理离婚诉讼的要求,包括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等。同时,《民法典》也对离婚诉讼的两点特别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需要得到军人同意,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等。如果原被告本人不能出庭或者认为需要请一个人代为参与诉讼,可以依法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但原被告必须是符合要求的主体,任何人不可代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四条 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记。复婚登记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 结婚登记 第九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的,应当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证、结婚证;
    (二)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应当撤销该婚姻,宣告结婚证作废。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