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手房买卖合同应包含哪些关键内容? |
释义 |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合同双方当事人信息、房屋标的、价格及付款时间约定、交房期限、权利担保、违约责任和其他事项。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内容通常包括当事人信息、标的、数量和质量。 法律分析 一、二手房买卖合同内容一般都包括哪些 1、合同双方当事人:买卖双方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如果有委托代理人的话,那么还包括委托代理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2、标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房屋。包括房屋的坐落位置,面积;是否是现房;房屋的配套设施和维修标准。 3、房屋的价格及付款时间约定: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价为多少元,然后用单价乘以建筑面积来计算房屋所需支付的价款。 4、交房期限:卖方应在某一日期之前,将房屋交付买方。 5、权利担保:卖方保证在交付房屋时,该房屋没有产权纠纷和财务纠纷,保证在交付时已清除该房屋上原由卖方设定的抵押权。如房屋交付后发生该房屋交付前即存在的权利纠纷,由卖方承担全部责任。 6、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买方不按期支付购房款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卖方不按期交付房屋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以及卖方所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 7、合同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如房屋的保修责任、物业管理以及小区内公用配套设施、户口的迁移等。 二、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结语 二手房买卖合同一般包括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信息,房屋的坐落位置、面积、配套设施和维修标准等标的内容,房屋的价格及付款时间约定,交房期限,权利担保,违约责任等条款。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还应包括数量和质量等要素。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