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收养登记审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
释义 | 收养登记审查的范围包括:申请人是否符合收养人条件,收养是否真实,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被收养人是否符合条件,社会福利机构的养老资格等。收养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法律分析 收养登记审查的范围包括: 1、申请收养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收养人条件; 2、审查申请人收养是否真实; 3、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审查被收养人的情况,看是否符合被收养人的条件,十岁以上的被收养人,登记机关还应了解被收养对收养的意见; 5、审查社会福利机构的养老资格。 收养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借以发生的法定途径。收养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收养人称为养父、养母,被收养人称为养子、养女。收养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拓展延伸 收养登记申请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收养登记是指收养人向有关部门申请收养某个未成年人的过程。收养登记申请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材料:收养人需要准备个人身份证明、家庭收入证明、婚姻状况证明、户口簿等相关材料。 2. 提交申请:收养人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当地民政部门,并填写收养登记申请表。 3. 审查申请:民政部门会对收养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包括是否符合收养条件、是否有犯罪记录等。 4. 审批登记:经过审查合格后,民政部门会发放收养登记证明。 在申请收养登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收养人必须符合法定收养条件,如年龄、婚姻状态、经济状况等。 2. 申请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收养行为谋取非法利益。 3. 收养人必须尊重被收养人的人格尊严,不得有虐待、遗弃、剥夺合法权益等行为。 4. 收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抚养、教育、维护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等。 总之,申请收养登记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收养条件,并且要尊重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收养登记审查的范围包括: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收养人条件、收养是否真实、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被收养人的情况是否符合被收养人的条件,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的养老资格。申请收养登记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收养条件,并且要尊重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