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及其在法律上的影响。医疗事故是指导致患者重大不良后果的失职行为,而医疗过错则没有重大后果。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双方可协商解决争议,并委托医学会进行技术鉴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健康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保护患者的权益。 法律分析 1、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一般都是指医院或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失职和不当的行为,导致给患者造成了损害。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给患者带来重大的不良后果,有则是医疗事故,没有就是医疗过错。在法律上,因为两者的不同,赔偿、处罚结果等方面也有不同,有助于患者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条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拓展延伸 医疗纠纷中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与程序 医疗纠纷中,对于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与程序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医学常规、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是否给患者造成了损害等。认定程序一般包括投诉、调解、鉴定、仲裁和诉讼等环节。当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疗事故发生时,可以向医院投诉,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由专业鉴定机构进行评估。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争议。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与程序的确立,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纠纷的公正解决。 结语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别在于是否给患者带来重大不良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争议,并委托医学会进行技术鉴定。对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死亡或严重损害的医务人员,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在我国,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与程序十分重要,包括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常规、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以及是否给患者造成损害等。通过投诉、调解、鉴定、仲裁和诉讼等环节解决争议,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纠纷的公正解决。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十一条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