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老年人有权享受物质帮助吗?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了老年人享受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的权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障、供养救助和福利制度等。国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护理补贴,建立老年人福利制度;社会鼓励慈善组织和个人提供物质帮助。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里包括国家帮助和社会帮助两个方面。国家的帮助包括:一、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二、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三、: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失能程度情况给予护理补贴。四、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意思就是要对其进行“五保”、“低保”和进行困难补助。五、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如政府发放公交车IC卡等。社会的帮助包括:国家鼓励慈善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如各级慈善总会发放困难补助金等。
    拓展延伸
    老年人福利保障:权利与责任的平衡
    老年人福利保障旨在平衡老年人的权利与社会责任。老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存在是为了确保老年人能够过上尊严、健康和幸福的生活。然而,这种权利也需要与社会的责任相平衡。社会应该提供适当的福利措施,如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区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老年人也应该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通过权利和责任的平衡,才能实现老年人福利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结语
    老年人福利保障法确保了老年人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旨在平衡老年人的权利与社会责任,确保他们过上尊严、健康、幸福的生活。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障等方式提供帮助,同时鼓励慈善组织和个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老年人也应积极参与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权利与责任的平衡,才能实现老年人福利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三章 社 会 保 障 第三十六条 老年人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
    负有扶养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承担该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
    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
    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七十条 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无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7: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