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出执行异议是否中止执行 |
释义 | 根据《民事诉讼法》,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可以中止执行。该法仅规定了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情形。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与利害关系人可以书面提出异议。一般情况下,案外人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如有困难可口头提出并由书记员记录,但需说明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权利的理由,并提供必要的证据。 法律分析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可以中止执行。《民事诉讼法》对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中只规定了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情形。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当事人(被执行人)与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 提出异议,一般应由案外人以书面形式提出,书写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提出,由书记员记录在案,但要说明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权利的理由,并提供必需的证据。 拓展延伸 执行异议期间的执行暂停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异议期间的执行暂停是存在的。在执行异议期间,如果当事人提出了异议并符合法定条件,执行程序可以暂停。执行暂停期间,执行行为将被暂时中止,直到异议得到处理或解决。这种规定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异议得到充分审查和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执行暂停并不意味着完全中止执行,而是在异议期间暂停执行行为。当异议得到处理后,执行程序将根据结果作出相应调整。执行异议期间的执行暂停规定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时,执行程序可以暂停。这种执行暂停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异议得到充分审查和解决。执行暂停并非完全中止执行,而是暂时中止执行行为,直到异议得到处理或解决。执行异议期间的执行暂停规定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