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机制是什么? |
释义 | 第一点、事故发生后,要迅速离开现场。二次事故的发生,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两次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后车来不及反应 2.两次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比较长,但是由于事故路段地形、路况的特殊性,后车无法准确判断周围情况 3.两次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比较长,事故路段路况较好,但是二次事故当事人由于车速过快而无法及时发现情况,从而发生二次事故。发生事故后,人们的 第一反应是留在原地查看车况,甚至还有诸如在车道内争论事故责任的,殊不知,这才是最应该规避的行为。事故发生后,如果没人员伤亡的,切记不要慌乱,如果车辆还能行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立刻将车移动到安全地带。如果车辆损毁严重,就要先将车辆熄火,打开双闪提示灯,拉起手刹,人员远离事故现场。打开百度A,看更多美图 第二点、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离开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如随车的三角牌,也可以利用颜色和形状醒目的物品代替,一定要确保后车能够看清楚。 第三点、发生事故后,一定要报警。当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接下来才是报警工作。不要着急拨打保险公司电话,因为高速公路上的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会上来勘查的,一般都是事故现场清理完毕后再到停车场进行估价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