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仲裁还会起诉吗 |
释义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仲裁还会起诉。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而当事人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还能起诉,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必须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除一年之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 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者解除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未按劳动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发放工资; 2、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劳动者自由的; 3、用人单位解除的情形有:试用期不合格的; 4、不遵守规章制度的; 5、同时与其他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 6、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综上所述,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许多劳动者在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后,可能会发生用人单位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的转移手续等情形,这时劳动者已经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