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然人死后著作权保护期限为多少年? |
释义 | 自然人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死后50年,包括发表权,但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没有时间限制。出版者对版式设计的保护期为10年,以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截止。 法律分析 著作权保护期规定自然人死后五十年。但仅限于一般的财产性著作权,而不包括人身性著作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作品的发表权等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著作权保护期规定自然人死后多少年的法律依据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所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拓展延伸 自然人著作权继承与终止:保护期限及相关法律规定 自然人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与继承终止是著作权法中重要的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在作者去世后,其著作权由合法继承人继承,继承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然而,著作权也有可能终止,例如,当保护期限届满、作者放弃著作权或者著作权被宣告无效时。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可以转让、许可或者继承人可以行使继承到的著作权。因此,在处理自然人著作权继承与终止问题时,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并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在此期间,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都受到法律保护。著作权的继承与终止也是重要的议题,继承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但著作权也可能因保护期限届满、放弃或宣告无效而终止。在处理自然人著作权继承与终止问题时,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无害化销毁处理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的,或者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未经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仍然向公众提供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