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共设施用地房屋能否抵押? |
释义 | 公共设施用地不得抵押,包括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社会公益设施用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明有争议的财产、查封扣押的财产或其他不得抵押的财产。公共设施用地通过划拨方式取得,不缴纳土地出让金,一般不能抵押。 法律分析 公共设施用地的房屋不可以抵押。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包括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社会公益设施用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不明有争议的财产、依法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公共设施用地一般通过划拨方式取得,不缴纳土地出让金,一般不能抵押。 拓展延伸 公共设施用地房屋抵押的法律限制与规定 公共设施用地房屋抵押的法律限制与规定涉及多个方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共设施用地通常具有特殊用途,如教育、医疗、交通等。因此,对其房屋抵押存在一定限制。一方面,法律规定可能禁止或限制将公共设施用地上的房屋作为抵押物。另一方面,如果允许抵押,可能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如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保证公共设施用地的正常运营等。此外,法律还可能规定抵押的期限、抵押权人的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规定。因此,在进行公共设施用地房屋抵押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限制与规定,以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结语 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公共设施用地的房屋不得抵押。这是为了保障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营和社会公益的需要。如果需要进行公共设施用地房屋抵押,必须遵循相关法律限制与规定,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满足一系列条件。合法性和合规性是进行此类交易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九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