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 法律问题 |
释义 | 法律分析: 1、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2、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3、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4、治理有效。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5、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三、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五、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七、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九、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十一、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十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