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听证会后多久裁决
释义
    将在下面解答这些问题。
    一、听证会的一般概念
    听证会分为三类,一类是行政机关的听证会,其含义为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一类是法院的听证会,其含义为法院为了查清事实,公正审判,听取案件相关人的陈述、质证的程序;最后一类为立法听证,一般不会出现。
    二、听证会的流程
    (1)作出举行听证会的决定
    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举行听证会是否要报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批准,这里没有明确的规定,需按照各部门的具体规定。
    (2)听证公告
    公告中应明确写出时间、地点、目的等等,以及听证事项和与了之有关的必要的背景资料介绍,并且介绍所包含的信息应当足以使公众判断听证事项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就是应对听证事项的介绍应当较为详细,使公众知道听证事项的问题所在,了解公众的真实意见。听证公告的发布方式就是尽可能让最多的人知道或让尽可能多的相关人知道听证会召开的有关情况。
    (3)听证陈述人的确定
    按照公正、合理、平等的原则,确定陈述人。具体有四种确定的方法。一是听证陈述人的报名人数不足听证会公告所列人数,听证机构认为可以举行听证会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均应列为听证陈述人;二是按照报名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听证陈述人;三是对于一些人可以有优先权,主要是某一群体推选出的代表;四是听证机构的工作人员经约见认为该人持有重要意见、确有必要参加听证会的听证陈述候选人或利害关系人。
    (4)听证义务
    陈述人不仅应当按照要求其提供书面材料,还应当要求其出席听证会,以接受听证人和其他听证陈述人的质证。
    (5)听证陈述人保密和费用
    一些可能涉及其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听证机构不得公开。并且对于听证陈述人生活确有困难的,听证机构可以为其提供因出席听证会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6)旁听
    旁听人员的确定,应参照人民法院旁听的办法,按到会场的先后顺序确定。此外,听证机构应当保证媒体参加听证会,并进行报道。
    三、听证会后的裁定期限
    听证会的裁定期限是不确定的,因为听证会的种类不同,且听证事项不同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听证会后的裁定,一般来说最长的是三个月的时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上诉中开庭时间,由主审法官决定,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审结就合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