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车辆逃逸处罚规定 |
释义 | 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要要点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造成重大事故并逃逸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根据事故后果和逃逸情节而定;轻微事故、无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不构成肇事逃逸罪;肇事逃逸必须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具体认定需结合案情和证据。 法律分析 如果造成肇事逃逸,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的处罚种类有很多,有扣分扣证、吊销驾照、扣车销牌、罚款拘留、判刑处罚等,会涉及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而具体适用什么处罚需要看事故的情节,轻者只是扣分扣证,重者刑事处罚。一般事故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都不会涉及到刑事方面的处罚。 如何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 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拓展延伸 逃逸车辆的法律责任与处罚规定 逃逸车辆的法律责任与处罚规定是指针对车辆逃逸行为所制定的法律规章和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车辆逃逸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可能涉及到交通安全、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的问题。根据逃逸车辆的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处罚规定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刑事处罚等措施。同时,逃逸车辆的法律责任也与各地的法律法规有所不同,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对于逃逸车辆的法律责任和处罚规定,建议遵守交通规则,避免逃逸行为,以免触犯法律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对于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而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况,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特别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因此,我们应当严守交通规则,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发生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以免承担法律责任和严厉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