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离异后,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的母亲/父亲名字能否更改? |
释义 | 离婚后,子女有权变更姓氏,父母不得拒付抚养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子女可以选择父姓、母姓或其他正当理由的姓氏。父母不得擅自改变子女的姓氏,否则应恢复原姓氏。 法律分析 孩子在夫妻离婚后可以改为母姓,孩子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父母离婚的,离婚后孩子跟直接抚养方生活的有权变更孩子的名字,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五十九条 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 拓展延伸 父母离异后,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的母亲/父亲名字能否更改?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离异后,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的母亲/父亲名字是可以更改的。在离婚或分居后,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希望更改孩子预防接种证上的名字,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通常情况下,需要提供离婚或分居的相关证明文件,如法院判决书或离婚协议。部门会审核申请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然而,具体的程序和要求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的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的指导。确保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的信息准确无误,有助于保障孩子的健康与福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父母离婚后,孩子可以改为母姓或父姓。离婚后,孩子跟随抚养方生活的有权变更名字,但父母不得因此拒付子女抚养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九条,父或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对于孩子预防接种证上的名字更改,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具体程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请咨询当地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指导,确保孩子的健康与福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七十条 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无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四章 社 会 服 务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常见病预防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鼓励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针对老年病的专科或者门诊。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四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二条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上述人群的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