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五险一金扣分不一样 |
释义 | 五险一金扣的不一样的原因如下: 1、因为薪酬的不同,各单位均有自己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根据员工教育程度、年龄、工龄、职业证书等级、专业等级、入职年限等对每位员工进行薪酬划定,目的是激励员工在岗位上更敬业和更努力。这样造成的薪资总额不同,缴费基数自然就不同,扣款也不一样; 2、劳动关系隶属不同,公司直招员工和派遣员工在岗位上是一样的,但是缴费单位不同,也可能造成个人扣款差异; 3、员工自我要求因素,有的员工在原单位缴费基数较低,到新单位后有的会提出按原基数缴费,一般人力资源会采纳并执行。 一、薪酬等级结构是怎样的 薪酬等级结构的确定,通常有三种基本的设计思路或者说定薪基准: 1、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 即根据岗位承担的职责来确定岗位的价值,根据岗位本身的价值来确定薪酬的高低。这是目前最普遍的薪酬设计基准,尤其是职能管理岗位和岗位职责比较固定的职位比较适合使用这种薪酬设计原理。 2、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 即根据任职者的能力素质的高低来确定其薪酬的高低。通常,科研人员、技术类员工应该适用这种薪酬设计原则。 3、基于业绩的薪酬体系。 根据员工的实际业绩表现来决定其薪酬的高低。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在销售人员中实行的“零底薪、纯提成”的薪酬体制。其工资高低完全由其业绩决定。当然,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这个做法已经不再合法。员工底薪必须至少等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性质差异很大,企业在薪酬体系设计的实际操作中很少采用单一的基准。更为常见也更为科学的做法是:不同的序列采用不同的薪酬设计基准。而不同序列之间的薪酬由于设计基准的不同,在相互之间不具有任何可比性。只有统一序列内的员工薪酬,因为等级结构的设计采用了相同的基准,才具有可比性。 二、工资6000五险一金扣多少 月工资6000元,五险一金交612元。社保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般是根据上年度全省或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而定。上限为上年度全省或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上年度全省或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按照国家规定,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各个省市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不尽相同,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占工资总额的40%以上,其中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的总比例约20%左右。 社保不同地区缴费比例不一样是因为主要是由各省市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均工资和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同省不同市的社保缴费基数不是一致的,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包括: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加3元; 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4、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工伤保险划分范围确定它的工伤费率; 5、生育保险。单位为你缴纳1%。 五险一金的办理流程包括: 1、社保、公积金开户; 2、增减员。单位每月都必须把企业新增的员工添加进单位的五险一金账户中,并把已经离职的员工从账户中删除; 3、确认缴费基数。单位每月需要为员工申报正确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确保五险一金的正常缴纳; 4、五险一金缴费。如果企业、银行、社保/公积金管理机构三方签订了银行代缴协议,则五险一金费用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从企业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