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大人没收孩子的压岁钱是否犯法? |
释义 | 家长没收孩子压岁钱涉嫌违法。孩子接受红包形成赠与合同,家长私自挪用可能触犯侵占罪。然而,考虑到孩子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家长可暂时保管压岁钱并教孩子规划。监护人应按最有利原则履行职责,不得处分被监护人财产。对未成年人,应尊重其真实意愿。监护人应尊重成年被监护人的意愿,帮助其实施适应智力状况的法律行为。监护人不得干涉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分析 没收孩子的压岁钱涉嫌违法吗有可能涉嫌违法。大人给孩子发“红包”属于赠与性质,与孩子之间形成的是赠与合同关系,“红包”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就依法成立,除非孩子自愿上缴零花钱,否则家长强制没收孩子压岁钱的行为,如果私自挪用孩子压岁钱,严格意义上涉嫌违法。不过,鉴于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很好地独立使用压岁钱的孩子,家长可以暂时帮他们保管压岁钱,并教孩子如何规划这笔钱。《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建议到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家长强制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可能涉嫌违法,因为孩子接受压岁钱形成了赠与合同关系。然而,考虑到孩子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家长可以帮助保管压岁钱,并教导孩子如何合理规划。若家长私自挪用压岁钱,涉及侵占罪的相关法律条款。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应最大程度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其独立处理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