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钱不还反告敲诈勒索怎么办呢
释义
    可以起诉他还钱,并告他诬陷诽谤。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上是可以认定为是敲诈勒索罪的。
    法律分析
    可以起诉他还钱,并告他诬陷诽谤。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上是可以认定为是敲诈勒索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敲诈勒索怎么办
    (1)千万不能答应对方威胁的要求,这时候要信任警方可以为你提供安全的保护,只有这样,坏人才不敢再进一步的威胁侵害你;
    (2)之后应当立刻向相关的公安机关报案,因为如果你越是怕事,越是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会越嚣张;
    (3)假如感觉到真的无法脱身了,那就以借口身上没钱,然后约定地点和时间再交,便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警方会及时采取一定的行动去抓捕坏人的。
    《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怎么算敲诈勒索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有以下行为:
    (1)实施恐吓行为。
    恐吓的目的: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恐吓的手段:暴力、胁迫以及其他方法。
    实施恶害的主体,本人或者第三人,但由第三人实施时,行为人必须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能影响第三人。恶害的实现,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实现恶害的真实意思。恶害的性质,既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也可以通过不法途径实现恶害的内容。
    (2)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产生恐惧心理的前提,恶害内容能够产生心理恐惧的效果。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
    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必须以对方相信该恶害内容可能发生为前提。
    (3)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
    处分的原因:恐吓行为与取财结果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如果不是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则成立敲诈勒索罪未遂。
    处分的方式:既可表现为被胁迫者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表现为被迫容忍、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
    处分的类型:动产和不动产均可。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该内容由 周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8: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