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与作用 |
释义 |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法律设立的特别审判程序,目的是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该程序适用于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死刑案件。复核程序在死刑判决生效前启动,不需要检察机关或当事人提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时,可核准或不予核准死刑。 法律分析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对已经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应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 我国法律设立死刑复核程序的目的在于,由享有死刑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死刑复核程序适用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一般刑事案件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后,判决就发生法律效力。死刑案件除经过第—审、第二审程序以外,还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发生法律效力。死刑复核程序的进行一般是在死刑判决作出之后,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之前,相比较而言,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二审判决之前:审判监督程序则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往效力之后。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者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或土诉,只要二审法院审理完毕或者一审后经过法定的上诉期或抗诉期被告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没有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就应当自动将案件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依照法律有关规定,报请复核应当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的裁定、判决,或者作出不予核准的裁定。 结语 死刑复核程序确保了对已判处死刑案件的全面审查,以确定事实和法律适用的正确性。该程序适用于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死刑案件。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生效。启动复核程序不需要检察机关或当事人提起诉讼,而是在上诉期或抗诉期结束后由法院主动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将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裁定,确保公正审判的实现。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