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迫交易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
释义 | 强迫交易罪的犯罪构成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交易想对方的合法权益和商品交易的市场秩序;主观上是直接故意的心态;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强迫交易罪和敲诈勒索罪有什么不同 1、客体不同 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 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可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成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作为代价; 敲诈勒索罪,只能使用威胁、要挟方法,若行为人当面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则超出了敲诈勒索罪的范围,且行为人敲诈勒索完全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的情形。 3、主观方面不同 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实施强迫交易行为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不法利益; 敲诈勒索罪,行为人主观上则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4、主体不同 强迫交易罪,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 敲诈勒索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二、持刀恐吓要怎样判刑 一般情况下,持刀恐吓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属于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另外,我国《刑法》虽然并无以“恐吓罪”命名的刑法条文。但结合持刀恐吓的客观行为与行为人主观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可能涉嫌刑法第293条规定的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其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这个是纯恐吓的情况。如果还附带了其它情况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的强迫交易罪。该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强迫交易案件 流程如下:1、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检察院审查起诉。3、人民法院审理并做出判决。4、监狱、看守所执行。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