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警察能不能把未满16岁的小孩送进特殊学校?
释义
    通常子女抚养纠纷的维权方式有协商与诉讼两种。父母双方可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抚养协议,包括抚养费的变更等问题。协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判决。如果一方拒不支付抚养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通常子女抚养纠纷的维权方式有协商与诉讼两种。父母双方可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抚养协议,包括抚养费的变更等问题。协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判决。如果一方拒不支付抚养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能否将16岁以下儿童送特殊学校?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应当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得分为特殊学校。同时,《特殊教育法》明确规定,特殊学校是为视力、听力、智力、肢体残疾等残疾儿童提供专门学习、康复、服务的学校,对具有严重残疾的儿童提供服务。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16岁以下儿童不应被送入特殊学校。同时,对于视力、听力、智力、肢体残疾等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应该在普通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康复服务。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将儿童送入特殊学校。同时,家长也有权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以便孩子能够与其他正常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结语
    子女抚养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两种:协商和诉讼。协商可以达成抚养协议,但若协商不成,则需向法院提起诉讼。若一方拒不支付抚养费,则可起诉。因此,父母双方应积极协商,若协商不成,则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四章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四十三条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三章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第三十一条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
    (一)予以训导;
    (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
    (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
    (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
    (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
    (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