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制定市场指导价?
释义
    根据国家规定,市场指导价调整的规定是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他们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权限,通过规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最高限度和最低保护价等因素来决定指导价格的调整。政府根据权限和市场现状,给出的强制性的价格范围。
    法律分析
    根据国家规定,市场指导价调整的规定是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他们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权限,通过规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最高限度和最低保护价等因素来决定指导价格的调整。政府根据权限和市场现状,给出的强制性的价格范围。
    拓展延伸
    市场指导价如何制定?基准价、浮动幅度等概念了解
    市场指导价是指在某个特定市场领域内,由市场主体自主制定,用于指导市场交易的价格。制定市场指导价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制定市场指导价时,需要明确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的概念。
    基准价是指在某个市场领域内,为避免价格波动过大,规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作为基准,当市场价格高于基准价时,就视为价格过高,应当进行调整;当市场价格低于基准价时,就视为价格过低,应当进行上调。基准价的确定需要考虑市场供求关系、行业特点、政策导向等因素,是制定市场指导价的重要依据。
    浮动幅度是指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允许市场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价格区间。浮动幅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等因素。在制定市场指导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基准价和浮动幅度,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市场指导价的制定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市场主体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定价,不得恶意炒作或哄抬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
    结语
    总之,市场指导价调整的规定是由政府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政府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权限,通过规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最高限度和最低保护价等因素来决定指导价格的调整。这些规定是为了在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三条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