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债务子女有义务偿还么? |
释义 | 父母欠债,一般不会连累子女。订立借款合同的当事人一般均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承担责任,所以除父母依法继承儿子的财产以外,父母对儿子的债务不担责。 一、父母离婚后父母的债务需不需要子女承担 父母离婚后,子女不必承担父母的债务。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父母的债务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同时也继承了父母的债务,然后他们有义务归还这些债务。如果子女放弃继承父母的遗产,可以不必承担父母的债务。 二、女儿应该和儿子一样养父母吗 从法律上讲,成年的儿子和女儿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毕竟父母尽到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只要满18周岁之后,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就不再是强制性的了。除非子女有残疾或者其他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难以独立生存。那么,父母作为监护人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而子女赡养父母几乎是无条件的,并没有因为女儿嫁出去就不用承担赡养责任这一说法。 当然,从普通百姓的认识上来讲。“泼出去的女儿嫁出去的水”,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女儿并没有继承父母的家产,不应该像儿子那样付出同样多。这样讲其实也有道理,但赡养父母也是女儿的法定义务,如果完全拒绝赡养也是不妥当的。 三、子女中有一人不赡养老人该怎么办 子女中有一人不赡养老人的,可以通过诉讼的手段解决。 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有权去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起赡养费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查证属实的,会作出相应的判决,让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定期向父母支付一定数额的赡养费。 父母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独自去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子女依法负担赡养费;父母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必须由父母的法定代理人进行代理。 儿子不赡养老人能继承遗产。 1、不赡养老人或者说对老人所尽赡养义务比较少的,从道德上应加以谴责,但从法律上来讲,这样的人不一定就不具有继承权; 2、一般在不赡养老人但又没有证据证明其曾伤害过老人的情况下,这样的“不孝”子女还是具有继承权的。遇到这种情况,在分配遗产时赡养老人的可以提出自己因对老人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而要求适当多分一些遗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