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调解书对方虚假诉讼怎么办 |
释义 | 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侵害他人权益,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307条之一,此类行为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将受到罚金处罚,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若此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司法工作人员与他人合谋实施此类行为,将面临更重的处罚。 法律分析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应对虚假诉讼:有效利用调解书化解法律纠纷 虚假诉讼是法律领域中的一种不诚实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调解书来有效解决法律纠纷。调解书是一种法律文件,通过调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并解决争议。在应对虚假诉讼时,我们可以利用调解书的方式,通过与对方进行积极沟通和协商,寻求双方的共同利益点,达成一致意见,从而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双方签署并履行,可以有效地解决纠纷,节省时间和成本。因此,对于虚假诉讼,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调解书这一法律工具,以和解的方式解决法律纠纷,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平正义。 结语 虚假诉讼是一种严重侵害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对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此类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或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处罚。对于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虚假诉讼的行为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为有效解决虚假诉讼,调解书是一种可行的法律工具,通过协商和沟通,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