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赖账不还违法吗? |
释义 | 债务人在债权人家中滞留是违法行为,应受治安处罚或刑罚。债务纠纷可通过协商和解、调解或申请仲裁解决。协商和解需基于自愿、互谅,可通过磋商、抵押担保或保证人代偿等方式达成协议。调解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需满足申请条件。调解协议签订后,债务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申请仲裁需递交仲裁协议、申请书,仲裁具有迅速解决纠纷、保密性好和费用较低等优势。 法律分析 一、要债的赖着不走违法吗 赖在债务人家不走的方式是不合法的。上门讨债,未经权利人许可进入他人住宅,是违反宪法和治安管理法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应受治安处罚,严重的甚至可以依刑法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予以定刑。 二、如何处理进行和解调解 1、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就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同债务人进行磋商,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如果该债权有抵押担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可与抵押人或者保证人进行协商,使抵押人以足额的抵押资产抵偿债务,或者由保证人来代偿债务。 对于调解,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根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申请调解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被申请调解人,如公民、法人等的基本情况。 2、有具体的调解要求,如要求被申请人履行还款义务等。 3、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依据,如借款合同、担保协议等。 4、该纠纷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债务人应按约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对于签订协议后债务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三、如何申请仲裁 1、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迅速解决纠纷。 2、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要详细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及事实理由。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当事人之间大多没有激烈的对抗性。另外,申请仲裁的费用一般比提起诉讼的费用低。 结语 在债务纠纷中,强行滞留债务人是违法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解决债务纠纷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或调解的方式进行,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互相磋商,制定还款协议或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考虑申请仲裁,仲裁具有迅速解决纠纷、保密性强和费用较低等优势。在处理债务纠纷时,应遵守法律规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