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订立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释义
    第一,须查明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俗称签约能力;
    第二,须查明对方是否具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又称履约能力(包括生产经营状况、资信情况,生产设备、场地、生产规模、技术人员等)。
    一、私人和公司签合同怎么签有效
    满足一定条件就是有效的。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1)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签订合同,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民法典有一个例外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对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须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为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即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部门授予的权限范围内签订合同。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
    (2)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3)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4)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若未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被变更或撤销。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决定着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积极的意义,应归于无效。
    (1)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
    (2)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
    如果自己需要和公司签订合同的话,那么首先自己应当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而且在合同中表达的意思是比较真实有效的,还有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诈骗罪与挪用资金罪有什么区别
    (一)从动机目的上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
    2、开始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没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履行则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积极努力,致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而将较大数额财物归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
    3、在签订合同时行为人并无诈骗故意,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或因履行困难,或因其他方面的动机,行为人的主观意念发生了变化,想无偿地非法占有或所有签约对方的财物或其它标的。
    4、行为人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内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于是否履行义务,是否非法所有或占有他人财物,内心还没有确定的意念,或者对自己最终无履行约能力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主要指行为人实际上并非完全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二)从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上区别。衡量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除从行为人的动机和目的上区别外,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签约后有无履约行为如何,是另一关键因素。判断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意愿的主要客观根据是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
    (三)从具体情节、后果上区别。正确认定是否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不仅要从行为人的动机目的、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方面考察,还要从具体情节、后果上进行对比分析上,这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合同履行不能与诈骗的区别
    (一)从动机目的上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
    2、开始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没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履行则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积极努力,致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而将较大数额财物归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
    3、在签订合同时行为人并无诈骗故意,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或因履行困难,或因其他方面的动机,行为人的主观意念发生了变化,想无偿地非法占有或所有签约对方的财物或其它标的。
    4、行为人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内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于是否履行义务,是否非法所有或占有他人财物,内心还没有确定的意念,或者对自己最终无履行约能力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主要指行为人实际上并非完全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二)从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上区别。衡量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除从行为人的动机和目的上区别外,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签约后有无履约行为如何,是另一关键因素。判断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意愿的主要客观根据是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
    (三)从具体情节、后果上区别。正确认定是否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不仅要从行为人的动机目的、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方面考察,还要从具体情节、后果上进行对比分析上,这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