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受贿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法律客观: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根据《刑法》第383条、第386条的规定,受贿罪的法定刑按照受贿的数额不同,分为四个量刑档次,其中的三个量刑档次中,还根据不同情节,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因此,受贿罪的量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除了根据受贿数额确定不同的量刑档次之外,还应根据犯罪的不同情节确定不同的法定刑。(一)个人受贿10万元以上的量刑个人受贿10万元以上人民币,立法规定了两个法定刑:其一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其二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于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情节特别严重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1)受贿数额在100万元以上;(2)受贿后为他人谋取巨大的非法利益;(3)受贿后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时致使国家、社会、他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4)由于受贿后为他人谋利益而导致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或者特别巨大财产损失的;(5)在战争、灾难发生期间受贿的;(6)由于受贿导致公众强烈不满,民愤极的;(7)由于受贿导致冤假错案,错判错杀的;(8)索取巨额贿赂或者多次索贿,利用职权变相逼取贿赂的。(二)受贿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量刑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立法规定了两个法定刑:其一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其二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