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四川成都集体户小孩落户程序包括哪些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成都集体户口小孩落户流程和办理集体户口的四种方式,并提供了详细的落户流程和所需材料。同时,也提到了如何办理集体户口转个人户口程序。 法律分析 一、成都集体户口小孩落户流程 根据我国户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若父母双方户口均在单位集体户,婚生婴儿出生登记后,新生婴儿应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到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出生入户登记。 需提供的材料:小孩的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户口簿、身份证和结婚证。必须在一个月内随父或随母落户,如果父母是集体户口,还必须取得集体户口的户主同意,不然就是黑户了,你们的孩子只能落集体户口,还得单位同意才行。 1、父或母户口先挂靠亲属家庭户内后,婚生婴儿可随其申报出生登记。需提供材料:父或母本人申请报告、所挂靠亲属户主《户口簿》、挂靠户主作出可随时通知到该当事人的书面保证书外,办理时,当事双方均需到场,到派出所办理。 2、父或母户口确实无法找到挂靠亲属的,婚生婴儿出生登记可随母或随父落在单位集体户内。但单位必须提供可随时通知到该当事人的书面保证。 二、成都如何办理集体户口 四种方式落集体户口: 1、具备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往届都可以), 2、应届专科生, 3、技能人才入户, 4、积分入户。 三、成都集体户口转个人户口程序 1、符合户口迁移的条件,持集体户口本或户口页、身份证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2、持户籍证明(和符合户口迁移的条件的证件,如:房本等)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准迁证”; 3、持准迁证到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4、持迁移证到迁入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落户。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集体户口的办理主要集中在单位集体户口和个人集体户口两种类型。其中,单位集体户口的办理程序较为复杂,需要单位向公安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并经过公安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而个人集体户口的办理相对简便,仅需提交本人身份证和集体户口本即可。 另外,根据《成都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集体户口的办理范围为成市区范围内的集体户口,不包括郊区和县区。同时,集体户口的办理期限为本人死亡后5年内,截止日期以公安机关核发的《户口簿》记载的死亡日期为准。 总之,办理集体户口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办理方式,并向相应的公安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同时,集体户口的办理期限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结语 成都集体户口小孩落户流程包括:父母双方户口均在单位集体户的情况下,婚生婴儿出生登记后,应在一个月内到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出生入户登记。需提供的材料包括小孩的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户口簿、身份证和结婚证。父母是集体户口的,还必须取得集体户口的户主同意,不然孩子只能落集体户口,还须单位同意才行。 办理集体户口有四种方式:1. 具备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往届都可以);2. 应届专科生;3. 技能人才入户;4. 积分入户。 集体户口转个人户口的程序为:1. 符合户口迁移的条件,持集体户口本或户口页、身份证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2. 持户籍证明(和符合户口迁移的条件的证件,如:房本等)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准迁证”;3. 持准迁证到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4. 持迁移证到迁入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落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四章 文化教育权益 第三十六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保障适龄女性未成年人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 对无正当理由不送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做好相关工作。 政府、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完成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八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残疾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修订):第二章 义务教育 第二十一条 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与学校就入学、转学安排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处理。 接到申请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委托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入学、转学建议,并根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和提出的入学、转学建议,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残疾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愿,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转学安排作出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