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班时突发疾病能否认定为工伤? |
释义 | 工作时突发疾病是否算作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暴力等意外伤害才被认定为工伤。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才能视同工伤。虽然存在不合理性,但在法律未修改前,突发疾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视为工伤。然而,如果公司能证明员工的发病是因工作引起的,仍可按工伤处理。工伤认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由工作原因导致的受伤或死亡才能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 一、上班时突然发病算不算工伤? 1、不属于工伤,只有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属于工伤; 2、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视同工伤。解释了有关《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存在一定得不合理性,死亡可以算作工伤,那么丧失劳动能力,有的甚至成为植物人,其后果类似于死亡,对家庭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甚至是更严重的,这是一种长期得痛楚,因此应该修改。但是在法律没有修改之前,工作时突发疾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不能视同工伤的。但是也不是绝对得。 比如如果公司能配合证明员工的发病是因为工作所引起的,或造成得。也是可以按照工伤处理的,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工伤是必须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导致的受伤或者是死亡才能够进行相关的认定。否则工伤认定是不会判决员工属于工伤的。针对于工伤的相关行为,首先是要确定是因为工作而导致的疾病突发才能够确定属于工伤。否则用人单位是可以不进行相关赔偿的。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必须是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受伤或死亡才能被认定。因此,突发疾病造成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在法律上并不能视同工伤。然而,如果公司能够提供证明员工发病是由工作引起或造成的,那么可以按照工伤处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工伤认定必须确保是因工作而导致的突发疾病。否则,用人单位可以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尽管目前《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在法律修改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