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委托他人代理诉讼有什么规定
释义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近亲属”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工作人员”是指与法人、其他组织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的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公民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授权委托书;
    (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三)系近亲属委托的,应当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书面材料;
    (四)系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应当提交推荐证明;
    (五)委托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关系等证明材料;
    (六)委托人和受委托人双方签名的《受委托人在诉讼代理中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
    一、什么是委托诉讼代理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因此,我国实际上采用的是后一种立法模式。但根据《民诉意见》第68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