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处罚案件的诉讼期限是多久?
释义
    行政处罚的诉讼期为两年,超过期限则不再给予处罚。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处罚事实、听取陈述、作出处罚决定等。行政处罚应遵守当事人履行原则、不停止执行原则,罚款决定与收缴分离原则。对于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可采取加处罚款、拍卖查封财物等措施。
    法律分析
    一、行政处罚几年诉讼期
    行政处罚的一般时效为二年。所谓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指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对该违法行为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事实,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才发现的,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一般程序适用于处罚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给予当场处罚的事实认定有分歧而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一般程序的具体内容有:
    1、调查取证;
    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三、行政处罚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执行
    行政处罚的执行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1、当事人自觉履行原则;
    2、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
    3、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但是,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除外。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加处罚款、拍卖查封或扣押的财物、划拨冻结的存款、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等措施。
    结语
    行政处罚的诉讼期一般为二年,超过期限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再处罚。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处罚事实、听取陈述、作出处罚决定和决定书的制作。执行行政处罚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原则,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与收缴机构分离,逾期不履行决定可采取加处罚款、拍卖查封财物、冻结存款、申请法院执行等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三节 普通程序 第五十四条 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因实施行政处罚的需要,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协助请求。协助事项属于被请求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