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如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释义 | 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较小,主要包括训诫和赔偿。监护人若存在放任过错,公安机关可进行训诫;受害人可追究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 法律分析 一、小孩多大可以承担法律责任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就可以承担刑事责任,而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和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其实,未成年人犯罪的,其监护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较小,具体如下: 1、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犯罪存在放任过错的,公安机关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不过,公安机关进行训诫时,不像适用刑罚,把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等等写在判决书上,通常是当面进行劝导。 2、给受害人造成人身伤害的,由监护人进行赔偿。 并且,受害人追究民事赔偿责任,可以去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是另行提出诉讼,法院依法做出判决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积极履行赔偿责任。 具体地,对人身伤害要赔偿以下几项: 1、医疗费; 2、误工费; 3、护理费; 4、交通费; 5、住宿费; 6、住院伙食补助费; 7、必要的营养费; 8、残疾赔偿金; 9、残疾辅助器具费; 10、被扶养人生活费; 11、康复费; 12、护理费; 13、后续治疗费; 14、住宿费; 15、误工费; 16、精神损害抚慰金。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监护人,其法律责任相对较小,包括受到公安机关的训诫和责令严加管教,以及对受害人的赔偿责任。在赔偿方面,监护人需要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根据法院的判决,监护人应积极履行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使用未成年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四条 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机构和律师协会应当对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