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法院判决后,如何应对未执行的情况? |
释义 | 法院判决后,被告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能导致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刑。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使用暴力、转移资产等行为都可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决、裁定一旦生效,当事人必须履行,否则可申请强制执行。我国法院可对拒不履行者拘留,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法院判决后,被告不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对与被告之间的纠纷作出的判决是生效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需注意的是必须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届满后2年内提出申请。 未按生效判决履行向支付货款的义务,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同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看情况认定: 1,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 2,以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以抵抗法院执行的; 3,采用各种形式,转移资产,逃避法院执行的等。 法院可以对其拘留,对情节严重,构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证据确凿的,法院可以直接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我国判决后不执行的情况现在非常多,上诉期满后判决就生效,如果对方不执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有拒不履行的情形的,我国的法院可以对其拘留,对情节严重,构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证据确凿的,法院可以直接追究其刑事责任。 结语 法院判决后,被告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拒不履行判决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需在判决履行期满后2年内提出申请。未按判决履行支付货款的,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以暴力相威胁或转移资产逃避执行,法院可拘留,并追究刑事责任。判决生效后如对方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八条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